2021年湖北自考07189 視聽語言教材大綱
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學考試課程考試大綱
課程名稱:視聽語言 課程代碼:07189
第一部分 課程性質與目標
一、課程性質與特點
《視聽語言》是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動畫專業(yè)(專升本)開設的專業(yè)核心課程之一。是影視動畫應用理論的基礎知識,是為培養(yǎng)和檢驗學生使用影視語言的能力而開設的專業(yè)基礎課。
本課程通過系統(tǒng)闡述視聽語言的各構成要素包括畫面造型語言、鏡頭形式、剪輯與蒙太奇、聲音與聲畫關系等不同方面進行深入分析,使學生掌握視聽語言在影視作品中的主要特點與常用表現手法,讓學生樹立正確的視聽語言概念,拓展其藝術思維空間。
本課程應用性強,主要采用案例式教學,旨在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為后續(xù)課程打好基礎。
二、課程目標與基本要求
學習視聽語言的目的是掌握影視藝術創(chuàng)作中聲畫系統(tǒng)的基本概念和重要規(guī)律;建立起影視編導專業(yè)學習的脈絡和結構,了解各門專業(yè)課程間的內在聯系;最為重要的是建立起視聽思維,能運用視聽語言方式進行表達。
本課程內容的教學要求:
1、了解視聽語言是一種思維方式,作為電影反映生活的藝術方法之一:形象思維的方法。
2、理解視聽語言中各部分的綜合分析,包括時空關系、修辭功能、電影風格與結構。它們對一部影片的主題表現、敘事結構、情緒氣氛發(fā)生作用。
3、掌握試聽語言作為影視剪輯的集體技巧和方法:電影視聽語言課主要研究——思維方法、創(chuàng)作方法、和基本語言(畫面造型語言、鏡頭形式、剪輯和蒙太奇、聲音和聲畫關系)。
三、與本專業(yè)其他課程的關系
本課程作為一門專業(yè)基礎課,既具有相對的獨立性,又和后續(xù)課程有緊密的聯系。
本課程從最基本的視覺元素開始,一直到聲畫關系,內容涉及到影視創(chuàng)作中的各個重要概念,它將各門專業(yè)課的內在聯系串接成為一個相對完整的脈絡。各門專業(yè)課,如《攝影》、《剪輯》等正是對視聽語言所涉及的某一部分內容的具體和深化。如果說各門專業(yè)課程是在就影視創(chuàng)作的某一個方面進行深入分析的話,視聽語言則是指導學生把這些分散開的環(huán)節(jié)整合在一起,建立起一個視聽分析和創(chuàng)作的全貌。
第二部分 考核內容與考核目標
第一章 畫面造型語言
一、學習目的與要求
通過本章的學習,理解、掌握并具體運用影視畫面造型語言,對影像的景別、景深與焦距、角度、構圖、色彩色調、光線、視點等方面有深刻認識。
目的要求:
識記景別的劃分方法,理解各自的畫面造型特點、敘事的表現功能。了解短焦、中焦、長焦鏡頭的畫面造型特點和電影中的應用。理解角度的類型,各自的畫面造型特點、敘事的表現功能。理解構圖的意義、要素和基本形式。掌握色彩的基本常識,色彩的情緒性,有哪些色彩手段。掌握不同光源、光線角度、光線性質的畫面造型效果。理解視點的分類和不同的敘事功能。二、考核知識點與考核目標
(一)重點
理解:色彩色調
應用:1. 景別
2. 構圖
3. 光線
(二)次重點
理解:視點
應用:角度
(三)一般
識記:景深與焦距
第二章 鏡頭形式
一、學習目的與要求
通過本章的學習,理解、掌握并具體運用鏡頭形式:固定鏡頭、長鏡頭和運動鏡頭的知識,了解場面調度對敘事表現的功能。
目的要求:
1. 掌握固定鏡頭的拍攝技術特征、畫面造型特點。
2. 掌握運動鏡頭的不同的運動形式和表現功能。
3. 理解長鏡頭的形式類型和美學表現特征。
4. 了解場面調度的基本形式和敘事表現功能。
二、考核知識點與考核目標
(一)重點
應用:運動鏡頭
(二)次重點
識記:固定鏡頭
理解:長鏡頭
(三)一般
識記:場面調度
第三章 剪輯和蒙太奇
一、學習目的與要求
通過本章的學習,理解剪輯工作的意義;掌握作為敘事的剪輯形式——經典剪輯;理解蘇聯蒙太奇理論并了解風格化剪輯。
目的要求:
1. 理解剪輯的敘事功能,剪輯如何通過時間造型強化戲劇性。
2. 掌握經典剪輯的原理和特征。
3. 理解蘇聯蒙太奇理論的基本剪輯觀念。
4. 了解跳接的技術特點。
二、考核知識點與考核目標
(一)重點
應用:作為敘事的剪輯形式——經典剪輯。
理解:匹配的剪輯
(二)次重點
理解:剪輯工作的意義
應用:蘇聯蒙太奇理論
(三)一般
理解:風格化剪輯
第四章 聲音與聲畫關系
一、學習目的與要求
通過本章的學習,了解聲音的一般知識;理解電影聲音的特性;理解電影聲音的分類及其功能以及聲畫關系。
目的要求:
1. 聲音塑造空間的作用。
2. 聲音靈活調度時空的敘事能力。
3. 聲音的情緒性。
4. 聲畫關系類型。
二、考核知識點與考核目標
(一)重點
理解:電影聲音的分類及其功能。
(二)次重點
識記:聲畫關系。
理解:電影聲音的特性。
(三)一般
識記:聲音的一般知識。
第五章 視聽語言的修辭功能
一、學習目的與要求
通過本章的學習,理解視聽語言的視覺隱喻、強調、渲染、勸說的修辭功能和實現策略。
目的要求:
1. 了解視覺隱喻的修辭功能:將物體塑造得符合美感并在影片的邏輯里有象征意義。
2. 理解強調的修辭功能:造型元素強調敘事中的重要細節(jié)、情節(jié),視覺元素和情節(jié)編碼強調象征含義,反諷強調主題。
3. 理解渲染的修辭功能:重復產生渲染,重復蒙太奇、運動鏡頭、重復調度都可以實現氣氛、情緒的渲染;音樂的渲染效果最明顯和最直接。
4. 了解勸說的修辭功能:要讓觀眾接受影片中的思想意識就是勸說,電影語言實現勸說的方法是視點縫合和理性蒙太奇。
二、考核知識點與考核目標
(一)重點
理解:渲染。
(二)次重點
識記:視覺隱喻。
理解:強調。
(三)一般
識記:勸說。
第六章 電影語言的敘事系統(tǒng)
一、學習目的與要求
通過本章的學習,了解電影的整體質感、結構感、風格感在電影語言的敘事系統(tǒng)中的功能和實現策略。
目的要求:
1.了解電影的整體質感可以從畫面的視覺設計、聲音的整體情緒調子、氣氛的控制和設計體現出來。
2 理解結構感:故事結構和場景構成結構。
3. 了解電影語言的不同風格。
二、考核知識點與考核目標
(一)重點
識記:電影的整體質感
(二)次重點
理解:結構感
(三)一般
識記:風格感
第七章 影片視聽語言分析實例
一、學習目的與要求
通過本章的學習,從作品入手,將視聽語言知識與具體影視作品相結合,分析其視聽語言特色,掌握分析一部影片視聽語言的基本方法,從而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目的要求:
1. 故事層面:了解電影講述了一個怎樣的故事?人物關系狀態(tài)怎樣?主要人物性格怎樣?
2. 表意層面:了解影片的價值是什么?是否具有社會認識價值?是否具有哲學與人性的解釋或發(fā)現價值、娛樂價值、歷史紀錄價值?
3. 技術層面:理解并能闡述影片建立了怎樣的視聽風格?并能從靜態(tài)、動態(tài)和聽覺各方面進行分析。?
二、考核知識點與考核目標
(一)重點
應用:《鐵皮鼓》:歷史的鏡像分析。
(二)次重點
理解:《好家伙》:戲劇性和真實感之間的張力。
(三)一般
識記:《童年往事》:東方風格的電影語言;《社交網絡》:復調—變奏結構
第八章 類型化的電視視聽語言
一、學習目的與要求
通過本章的學習,了解作為類型化媒體的電視、電視節(jié)目類型和節(jié)目樣式的分別;了解電視節(jié)目類型的劃分和電視視聽語言的類型化;掌握電視藝術語言與電視紀實語言的視聽語言特征。
目的要求:
1. 了解電視視聽語言類型化的原因。
2. 了解電視節(jié)目的基本類型。
3. 理解文藝類和紀實類電視節(jié)目的視聽語言特征。
二、考核知識點與考核目標
(一)重點
理解:電視藝術語言與電視紀實語言。
(二)次重點
識記:電視節(jié)目類型的劃分。
(三)一般
識記:
作為類型化媒體的電視。電視視聽語言的類型化。電視節(jié)目類型和節(jié)目樣式的分別。
第九章 電視文藝的視聽語言
一、學習目的與要求
通過本章的學習,了解視聽元素在電視中的運用;理解并掌握電視文藝視聽語言的基本樣式;了解電視文藝語境中的視聽語言、電視文藝視聽語言的特性以及電視文藝視聽語言的審美特怔。
目的要求:
1. 電視文藝視聽語言的基本樣式。
2. 電視方式紀錄片和電視文藝專題片的視聽語言特點。
3. 電視文藝晚會的機位設置特點和切換規(guī)律。
二、考核知識點與考核目標
(一)重點
應用:電視文藝視聽語言的基本樣式。
(二)次重點
識記:
1. 視聽元素在電視中的運用。
2. 電視文藝語境中的視聽語言。
(三)一般
識記:電視文藝視聽語言的審美特怔。
理解:電視文藝視聽語言的特性。
說明:該項需編綱教師全面考量該課程內容,并對各章節(jié)都給出相應的知識層次(重點、次重點、一般),在知識層次下對各知識點提出相應的能力層次要求(識記、理解、應用)。在分配知識層次和能力層次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問題:
1、知識層次包括“重點、次重點、一般”三個層次,此三層次在命題中的固定比重分別為:65% ,25%,10%。要求編綱教師在分配知識層次時,除考慮知識點本身的重要性外,兼顧各層次在命題中的比例要求。避免出現某一層次知識點過少,不能滿足命題中比例要求的情況。
2、①能力層次包括“識記、理解、應用”三個層次,此三層次在命題中無固定比重要求,需編綱教師結合本課程的具體考核要求給出比例(在“有關說明與實施要求”中給出比例),并在分配知識點能力層次時結合命題比例,做到大綱與試卷要求統(tǒng)一。
②大綱中知識點的能力層次分配應全面涵蓋三個能力層次,盡量不要缺少,但各章節(jié)不是必須全有三個層次的知識點,應根據各章實際情況具體安排。
3、大綱中的考核知識點只具體到章,不需要將知識點細化到節(jié)。
第三部分 有關說明與實施要求
一、考核的能力層次表述
本大綱在考核目標中,按照“識記”、“理解”、“應用”三個能力層次規(guī)定其應達到的能力層次要求。各能力層次為遞進等級關系,后者必須建立在前者的基礎上,其含義是:
識記:能知道有關的名詞、概念、知識的含義,并能正確認識和表述,是低層次的要求。
理解:在識記的基礎上,能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能掌握有關概念、原理、方法的區(qū)別與聯系,是較高層次的要求。
應用:在理解的基礎上,能運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聯系學過的多個知識點分析和解決有關的理論問題和實際問題,是最高層次的要求。
說明:省考委統(tǒng)一加以說明,編綱教師不需自行解釋。
二、教材
1、指定教材
《影視視聽語言(第2版)》,張菁、關玲著,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14年1月出版
2、參考教材
《電影藝術:形式與風格(插圖修訂第8版)》,【美】大衛(wèi)·波德維爾克里斯汀·湯普森著,后浪出版公司,2015年7月版
說明:
1、大綱中的指定教材為省自考委核準的指定教材,此次配合我省自考教材清理工作,部分課程教材已由主考校提出審核意見并要求調整為推薦教材,如編綱教師認為需更換指定教材或推薦教材不合理,需提交由主考校蓋章的《教材變更報告》,經批準后,方可更改。
2、所列教材均需寫明:書名、出版社、作者、版本,參考教材可以沒有。
三、自學方法指導
1、在開始閱讀指定教材某一章之前,先翻閱大綱中有關這一章的考核知識點及對知識點的能力層次要求和考核目標,以便在閱讀教材時做到心中有數,有的放矢。
2、閱讀教材時,要逐段細讀,逐句推敲,集中精力,吃透每一個知識點,對基本概念必須深刻理解,對基本理論必須徹底弄清,對基本方法必須牢固掌握。
3、在自學過程中,既要思考問題,也要做好閱讀筆記,把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等加以整理,這可從中加深對問題的認知、理解和記憶,以利于突出重點,并涵蓋整個內容,可以不斷提高自學能力。
4、完成書后作業(yè)和適當的輔導練習是理解、消化和鞏固所學知識,培養(yǎng)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及提高能力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在做練習之前,應認真閱讀教材,按考核目標所要求的不同層次,掌握教材內容,在練習過程中對所學知識進行合理的回顧與發(fā)揮,注重理論聯系實際和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解題時應注意培養(yǎng)邏輯性,針對問題圍繞相關知識點進行層次(步驟)分明的論述或推導,明確各層次(步驟)間的邏輯關系。
說明:該項省考委統(tǒng)一說明,若編綱教師需做個別說明,該部分也可自行撰寫。
四、對社會助學的要求
1、應熟知考試大綱對課程提出的總要求和各章的知識點。
2、應掌握各知識點要求達到的能力層次,并深刻理解對各知識點的考核目標。
3、輔導時,應以考試大綱為依據,指定的教材為基礎,不要隨意增刪內容,以免與大綱脫節(jié)。
4、輔導時,應對學習方法進行指導,宜提倡"認真閱讀教材,刻苦鉆研教材,主動爭取幫助,依靠自己學通"的方法。
5、輔導時,要注意突出重點,對考生提出的問題,不要有問即答,要積極啟發(fā)引導。
6、注意對應考者能力的培養(yǎng),特別是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要引導考生逐步學會獨立學習,在自學過程中善于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做出判斷,解決問題。
7、要使考生了解試題的難易與能力層次高低兩者不完全是一回事,在各個能力層次中會存在著不同難度的試題。
8、助學學時:本課程共6學分,建議總課時108學時,其中助學課時分配如下:
章次 | 內容 | 學時 |
第一章 | 畫面造型語言 | 20 |
第二章 | 鏡頭形式 | 12 |
第三章 | 剪輯和蒙太奇 | 12 |
第四章 | 聲音與聲畫關系 | 12 |
第五章 | 視聽語言的修辭功能 | 8 |
第六章 | 電影語言的敘事系統(tǒng) | 8 |
第七章 | 影片視聽語言分析實例 | 12 |
第八章 | 類型化的電視視聽語言 | 12 |
第九章 | 電視文藝的視聽語言 | 12 |
合 計 | 108學時 |
說明:
1、該項1-7省考委統(tǒng)一說明。若編綱教師需做個別說明,該部分也可自行撰寫。
2、該項中對助學學時的分配,需由編綱教師完成。高等教育自學考試規(guī)定每學分18學時,請教師按此規(guī)定分配學時。涉及實踐考核的課程,實踐與理論課時應分別列出。
五、關于命題考試的若干規(guī)定
(包括能力層次比例、難易度比例、內容程度比例、題型、考試方法和考試時間等)
1、本大綱各章所提到的內容和考核目標都是考試內容。試題覆蓋到章,適當突出重點。
2、試卷中對不同能力層次的試題比例大致是:"識記"為20%、"理解"為30 %、"應用"為50%。
3、試題難易程度應合理:易、較易、較難、難比例為2:3:3:2。
4、每份試卷中,各類考核點所占比例約為:重點占65%,次重點占25%,一般占10%。
5、試題類型一般分為:名詞解釋、簡答題、論述題。
6、考試采用閉卷筆試,考試時間150分鐘,采用百分制評分,60分合格。
說明:
1、該部分1、3、4、6項省考委統(tǒng)一規(guī)定,編綱教師不用自行填寫。
2、其中第2項“不同能力層次的試題比例”需編綱教師結合大綱中各章知識點能力層次分配給定。
3、第5項“試題類型”,也需編綱教師結合命題要求給出。應盡量全面的涵蓋該課程考試中可能出現的試題類型,避免出現考試中出現的題型在大綱中沒有舉出的情況。
六、題型示例(樣題)
說明:該部分需教師結合前面列出的試題類型,為每種題型各舉出一至兩道樣題。要求樣題盡量具有代表性和經典性,不要與試卷中的試題重復或雷同。編綱教師只需舉出樣題,不必編制樣卷。
附錄:題型舉例
一、名詞解釋
1、特寫
2、景深
3、拉鏡頭
4、聲畫對位
二、簡答題
1、哪類聲音能有效表達現實感?
2、簡答剪輯是怎樣實現主觀時間造型的?
3、簡述場面調度的作用。
三、論述題
1、觀摩影片《xxxx》,試從畫面造型元素、聲音等分析影片《xxxx》的視聽表現。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yè)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新聞頭條